·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专家讲学

专家讲学

【2022学术周】上海澳门大阳城集团官网贾达群教授学术讲座顺利开展

来源: 作者: 更新时间:2022-11-14 18:35:59 浏览次数: 【字体:

11月11日晚,上海澳门大阳城集团官网教授、博士生导师贾达群应大阳城邀请开展了题为《关于音乐(作曲)理论三个问题的思考与讨论》的线上学术讲座。本次讲座为澳门大阳城集团官网第三届学术周系列讲座活动之一,由澳门大阳城集团官网作曲系覃锋达博士主持。

本次讲座,贾达群教授针对理论的自洽性、作曲技术理论与本体分析理论的区别以及跨学科理论与音乐本体分析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和讨论。

贾达群教授以《“中国特色作曲理论体系研究”项目述要》一文引出理论的概念,提出“世界上所有的现象和存在只有经过理论的把握以后,才能成为系统的知识,否则它就只能是感性的经验”。本体分析理论与跨学科研究理论以其超验和思辨的逻辑系统,逾越了音乐创作实践和文本形态建构之范围,并具有了元理论特征的理论自洽属性。

47bfe041d7e44fb99eb5ed6955bb4475.Jpeg

讲座现场

接着,贾达群教授介绍了作曲技术理论与分析理论的区别。作曲技术理论的核心价值就在于直接服务于音乐创作,并因此带有显著的实用性特征,它一方面具有明显的传承、发展性质,另一方面带有极强的个性化特点。分析理论有自己明确的学术目的,需要通过精细的分析和深刻的思辨对对象进行理论的史学溯源、本体的进程梳理、流派的比较论证、技法的层级分类以及逻辑的佐证考辨。因此分析理论抽象的理论思辨、史学梳理、举例实证、归纳总括已经使自身区别于一般的作曲技术理论。

最后关于跨学科理论与音乐本体分析间的关系,贾达群教授提出所有的音乐本体理论都是跨学科的,它们都是与物理学-声学、数学-逻辑学交汇融合的结果。他利用阿伦·福特的集合理论为例来阐释分析理论是跨学科产物的现象和关系,集合理论是分析无调性音乐音高组织最具系统性特征的理论。系统性是因为引入了数学集合论模型并运用数理逻辑运算程序来研究无调性音乐中的音高组织。

跨学科理论是以自身视角、术语、范畴和逻辑去关照、分析、研究和讨论所研对象形成独特音乐形态文本的他种路径和方式。跨学科理论借用人类全部的文化遗产和智性结晶参与到对音乐及其形式的认知、分析、解读、诠释及评价的学术活动之中,推动了人们对音乐艺术从形式到意义的整体性认知进程。

f15c9b2b7a28491db93188b533d9c17e.Jpeg

讲座现场

讲座结束后,线上学者与师生积极与贾达群教授展开学术交流。针对大家提出的当代音乐作品中的符号学分析与传统分析方法有何优劣势、跨学科方面如何保证其结果是音乐作品而非学科实验、用语言是否能完全刻画音乐内涵,是否要用更抽象性的手段去诠释音乐等问题,贾达群教授均逐一进行了详尽的解答。

0eb46da6f3514f1ca2a7a1807d7cc83a.Jpeg

线上学者提问

最后,主持人覃锋达博士对此次讲座进行总结。贾达群教授科学严谨的讲解了对理论自洽性学习的实用性目的,同时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技术语言与分析理论间的异同关系。提倡以深入、超验和思辨的精神对音乐分析对象进行研究,并积极探索音乐创作实践的规律。用跨学科理论的介入,才能更好的解构与探赜音乐(作曲)理论研究的相关工作。同时希望作曲家要把握好规则与创新、提升认知创作与分析知识技能;对于理论家要兼顾观察与思辨、具体分析与总括归纳、抽象与建模,进而超越感性经验。

 


审核:吕军辉

文字:邱伊凡

图片:作曲系

编辑:林慧思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