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专家讲学

专家讲学

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第六届年会活动系列报道——南湖讲座·对话名师

来源: 作者: 更新时间:2016-11-17 14:32:2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6年11月13日晚上19:30,在澳门大阳城集团官网会议室举办了《南湖讲座·对话名师》为主题的师生交流会。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所长,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编委、音乐学家、评论家居其宏;中央澳门大阳城集团官网音乐学系教授人民音乐出版社期刊中心,《音乐研究》杂志主管兼常务副主编陈荃有;中国音乐史学家,现为中国音乐史学会会长、中央澳门大阳城集团官网音乐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戴嘉枋出席了此次会议,广大师生前往参加交流。

此次会议共有五个议题,三位老师在对议题内容一一的举例解答之后,同学们提问自己的问题,老师们解疑答惑。

一、推陈出新六届音乐评论学年会发展之对比。

会上的第一个议题,音乐评论学年会到今年已经举办了六届,从这几年参选的论文来说有什么变化。

陈荃有老师从音乐评论学年会的历史说起,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值得肯定的是规模变大了,人数变多了。参选论文评选的学生视野变得开阔,文笔变得犀利,本科组的数量有所增加,评论的作品也变得形式多样。

二、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音乐评论的导向问题

会议的第二个议题是对于为政治服务的音乐创作,您认为其评论空间更侧重什么?

居其宏老师以《旗正飘飘》、《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为例说明,艺术不能一概的脱离政治,两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不能投其所好,投机取巧,同时艺术创作时艰难的,不能用单音乐、复音乐来评价音乐的艺术价值。戴嘉枋老师认为应该侧重于艺术,其是否用艺术确切的表达了其想要的政治诉求,最重要的是引起创作的动机,正所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三、没有专业、业余之分,只有好坏之分:从事音乐评论的职业性问题

第三个议题是怎样看待,非音乐专业人士进行音乐评论。

三位老师一致认为,音乐评论的写作没有专业与业余之分,只有文章的好坏之分,非音乐专业人士虽然不擅长于技术分析,也不善于运用学术理论,但是非专业人士写的文章更加的随和贴近生活,更容易让大众理解喜爱,而且他们对音乐的喜爱程度不亚于我们,所以我们应该多看别人的优点与长处,看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

四、学生如何写乐评:应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

第四个议题是表演专业学生撰写论文的培养要求,应当怎样进一步提升?

居其宏老师认为,专业很多时候决定了其研究视角,表演专业的学生更多的会去关注如何表演的更好,手指怎么弹的更动听,他们对表演有自己的深刻理解,我们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眼界,看到出了表演性之外的音乐艺术价值。

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音乐评论的课程建设问题

会议的最后一个议题是音乐评论课程,应该怎样教授,哪些应该成为这门学科必须开设的基础课程呢?

戴嘉枋老师就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第一是注重实践性,更多的是让学生在评论文章中自主学习,其次是重视范文的影响,学生会选着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进行模仿写作,好的范文有好的倾向,最重要的还是学生多练,在练习中进步。

   

专题对话后,学生们也进行自由提问,问题涉及如摇滚音乐的评论、歌剧性思维的评论、中国艺术歌曲中的戏剧性的探讨、对当下评论的“当下”有什么界定范围,甚至如何结合自己的专业于毕业后工作的问题,老师们都给予一一解答。通过这次的对话名师交流活动,同学们对自己的写作方向有了清晰的认识,思维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懂得了从更为综合的方面思考研究问题。

 

 

 

专家们解答

 

学生提问

 

合影留念

 

2014级音乐学供稿,文/莫巧丽,摄影/朱芸凤

审校/潘林紫

分享到:
【打印正文】